12 31, 2024
閱讀時間: 5 分鐘
12 31, 2024
閱讀時間: 5 分鐘
全球每年產生的大量塑膠垃圾,正無聲無息地侵蝕生態環境與人類健康,在這場全球性的挑戰中,全球塑膠公約被視為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的重要協議。犀牛盾作為一個以創新為核心的品牌,如何在塑膠污染治理的浪潮中發揮影響力?我們的行動與全球塑膠公約有什麼高度關聯?一起深入了解塑膠生命週期的管理,探索犀牛盾的永續承諾!
全球塑膠公約(Global Plastics Treaty)是國際社會為應對塑膠污染問題而制定的一項具劃時代意義的協議。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,你知道每年地球上會產生 4 億噸塑膠垃圾嗎?根據聯合國環境署的資料,這些垃圾中,只有不到 10% 被妥善回收,其餘的則流向河流、海洋,甚至無聲無息地潛入我們的生活環境中,成為對生態與人類健康的隱形殺手。
今年《全球塑膠公約》是第五次談判(INC-5),會議於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韓國釜山展開,被視為繼《巴黎氣候協定》後最受矚目的國際環境公約,共有175個國家、400多個觀察員、組織參與,目標是遏制塑膠生產到廢棄每個階段所產生的塑膠汙染。該公約旨在協助各國針對自身情況,制定有效減少塑膠污染的策略。各國可以藉由《全球塑膠公約》獲得支持,推動最符合自身情況需求的減塑膠減排策略工作。此外,公約還建立了一套標準化的全球標準化框架,確保各國的目標一致性、策略可行性以及行動有效性,在各國分工合作、相互協調下,更快速且有效的實現塑膠減量目標。
為了解決這場全球性危機,聯合國原計劃於 2024 年正式簽署一項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。《全球塑膠公約》旨在推動國際社會共同制定塑膠減量化、回收化與資源化的行動框架,從源頭到終端全面控制塑膠污染,實現保護海洋生態與全球循環經濟的願景。
然而,由於各國未能達成共識,此次會議最終未能如期定案,大會主席宣布將另議時間討論。爭議的焦點在於是否應從源頭管控塑膠生產量。儘管有超過 100 個國家表態支持,但產油國強烈反對,主張重點應放在下游的回收與廢棄物處理。
💡 你知道嗎?
全球 99%的塑膠都是由高碳排的化石燃料製成。
全球每分鐘就有 200萬個塑膠袋被使用,但它們的分解時間長可達 500年。
如果不採取行動,到 2050年,海洋中的塑膠重量可能會超過海洋裡的魚類。
每年約有 80%的海洋垃圾是塑膠製品,我們每個人都是這場戰役中的關鍵角色
傳統模式通常是「用完即丟」,把塑膠視為垃圾,導致回收率低和資源浪費。而循環經濟這種方法則是將塑膠視為可重複使用的資源,目標是讓塑膠產品不再進入垃圾場,而是進入一個循環的生態系統,延長其生命週期,並鼓勵業者進行回收和再製。
在循環經濟的理念下,資源的使用方式被重新定義,未來的理想產業模式將不再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廢棄物。因為一個產業的廢棄物可能成為另一個產業的資源或能源,從而實現資源價值的最大化。根據艾倫·麥克阿瑟基金會(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;EMF)提出的循環經濟三大原則,包括:
1. 設計易於拆解、重組且無毒的產品
2. 儘可能延長產品與材料的使用壽命
3. 使用可再生資源
作為一個以創新為核心的品牌,犀牛盾積極投身塑膠管理,落實循環經濟行動,致力於減少對環境的影響,推動零廢棄、單一材料設計,打造可持續的永續循環生態圈。我們秉持永續精神,持續突破技術界限,今年推出全台首款100% 循環再生手機殼 CircularNext 系列,成為塑膠循環再造的里程碑之作。
1)舊殼回收、邊角料再利用
CircularNext 的再生材料來源,涵蓋參與回收計畫的舊手機殼,以及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料。只要是能進入循環再造的資源,無論數量多小,我們都致力於充分利用,讓每一份材料價值發揮到極致!
2)單一材質,直接回收
市面上許多手機殼由多種材料混合製成,導致回收流程繁瑣且成本高昂。而犀牛盾的手機殼僅使用單一材質設計,無需進行繁瑣的分離處理,直接粉碎後即可進入再造流程,讓循環更加高效便捷。
3)科技加持,耐用再生
在材料循環再造的過程中,穩定性往往會受到影響。為解決這一挑戰,犀牛盾研發了獨家材料科技,使材料再生循環壽命可至少實現 6 次的再生循環,並且依然能保持卓越的韌性與性能,滿足用戶的高標需求。
4)循環履歷,透明追溯
手機殼內側嵌入 QR Code,掃描即可了解產品的循環次數及生產信息,實現回收材料的溯源管理,讓每一步循環都清晰可見。
5)回收逆物流,擴大循環影響力
犀牛盾自 2022 年啟動「循環生態圈回收計畫」,建立完善的回收逆物流體系,讓消費者能輕鬆參與手機殼回收,提升循環意識。未來,我們將擴大門市與經銷網絡,結合郵寄與逆物流回收服務,並逐步將這一模式從台灣推向亞太與歐洲市場。誠摯邀請更多品牌與夥伴加入循環生態圈,共創永續未來!
全球塑膠公約的談判雖然暫時陷入僵局,但改變的步伐不應因此停滯。塑膠污染的危機是全人類共同的挑戰,也需要每個人、每個企業攜手合作,從日常行動到產業創新,推動改變。
犀牛盾作為塑膠循環再生的實踐者,展現品牌在永續路上的決心。從單一材質設計、再生科技突破,到消費者友善的回收逆物流體系,這些努力不僅是品牌責任的體現,更是對未來的一份承諾。
每一次選擇,都是推動變革的力量。未來,我們期待更多企業和個體加入這場塑膠革命,共同建構一個健康、有韌性的地球生態系統。唯有攜手前行,才能讓永續的願景成為現實。
OECD,Plastics.
AP(2024年12月2日),What to know about the plastic pollution treaty talks that have concluded in South Korea.
今周刊 ESG永續台灣(2024年12月2日),全球塑膠公約難產!談判兩年,未達成協議的原因是什麼?
環境資訊中心(2024年12月2日),塑膠減產共識破局 全球塑膠公約談判未果 明年繼續
GREENPEACE(2024年12月3日),《全球塑膠公約》第五輪談判破局:「塑膠減產」底線不容妥協!